招生院校
宿迁科技学校
宿迁科技学校是由宿迁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以计算机、经济管理专业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学校。学校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湖滨新城开发区,学校一期工程占地500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开设:信息类、财管类、汽车类、商务类等多个市场紧缺专业。 宿迁科技学校将依托宿迁职业技学院先进的办学理念,依托江苏、北京两大教育基地的优质教育资源,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全面、多元成才发展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学校坚持教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努力使学校成为基础扎实,教学设施先进,学科特色突出,国内一流的学校。 宿迁科技学校教育优势 培养目标: 宿迁科技学校始终坚持培养“高起点、高素质、高薪资”的实用型人才,改变中专毕业生只能从事“操作员、服务员、
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徐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含徐州市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和徐州市体育中学)是1987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等体育专业学校,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输送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体育技能型专业人才,融运动训练、教育教学、体育科研为一体,是徐州市竞技体育的龙头单位和业余训练的最高阶段。学校承担了篮球、足球、乒乓球、举重、摔跤、柔道、击剑7个奥运项目的训练任务,并承担着全市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文化教学任务。 到目前为止,学校已向国家队输送47名、省级运动队输送400余名优秀运动员,并向各类大学输送近500名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奥运会金银牌得主闫森、杨影、孙晋、黄海洋;乒乓球世界冠军许昕;摔跤世界冠军秦晓庆;男篮国手宫鲁鸣、胡卫东;女足门将张艳茹;男足新秀孙可;击剑新秀李菲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学校
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学校始建于1985年7月,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面积226.3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资产达2700.3万元。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9人,高级以上职称34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市级名师11人,区级名特优教师19人,在籍生1924人。学校融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劳务输出为一体,是徐州市区较大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之一。 学校1996年10月通过省重点职业中学验收,2000年3月通过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验收,2010年通过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评估,同时被江苏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开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机械制造与控制、焊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服装设计与工艺、
盐城体育运动学校
盐城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于1986年,近30年来,向国家、省和高校输送了数千名等级运动员和体育特长生,培养了两名世界冠军。位于盐城科教城新校区在建,于2014年搬入盐城市城南新区现(盐南高新区)。盐城体育运动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12月成立的盐城地区业余体育学校,1986年5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全日制体育中等专业学校,2002年8月经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增设了全日制体育中学、体育小学。2003年和上海体院联办本科函授,2009年1月,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09年5月,学校运动训练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示范专业,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集小学、中学、中专、本科函授为一体的省级示范专业学校。 盐城体育运动学校办学成果 建校二十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体育
江苏省戏剧学校
江苏省戏剧学校,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的东南隅,南接十里秦淮,北望巍巍钟山,东近明宫遗址,西临郑和公园,是隶属江苏省文化厅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艺术学校,是全省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几十年来,学校为江苏和全国培养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其中不少人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明星和艺术家,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5年,学校被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单位”称号。2000、2004年,学校连续两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2000年、2002年、2004年,连续三次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1年与2003年,连续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1999年以来,连续六年在目标管理考核中被江苏省文化厅评为优秀等级单位。 江苏省戏剧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的
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
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江苏印刷技工学校)创办于1979年12月,坐落在风景秀丽、闻名遐迩的雨花台畔,是一所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隶属于江苏省委宣传部的国有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是江苏省培养新闻出版、印刷发行技术技能人才的唯一基地,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点,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重点职业学校,全国新闻出版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以“传递生命力量,播撒灵魂阳光”为办学理念、“原道崇德,内美修能”为校训,始终以服务江苏省新闻出版业为宗旨,形成了多层次的办学体系。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开设有数字图文信息技术、出版商务、广告设计与制作、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数字出版、网络新闻与传播等专业,其中数字图文信息技术专业为“全国
盐城信息工程技术学校
盐城信息工程技术学校(盐城市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2007年9月,座落在红色革命老区盐城市开放大道42号,是江苏省残联系统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特殊教育中专校。也是全国残联系统11所中职学校之一。 学校以招收盲、聋哑、肢体残疾和智障学生为主,适量招收残疾人家庭子女和初中毕业学生。开设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中医康复保健、工艺美术、计算机应用、康复技术、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电大大专班开设了社会工作、数字媒体等专业。目前,学校已逐步形成以中职为主、高职为辅,以残疾学生为主、健全学生为辅,以学历教育为主、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辅的多层次办学格局。 本着“遵循规律、一体两翼、循序渐进、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学校坚持和发扬“健残结合、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着力培养“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无锡农业技术学校
无锡农业技术学校(江阴市华姿中等专业学校)是江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无锡唯一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95年,地处江阴市“南大门”青阳镇,占地150亩,现有专任教师185人,在校生1500人。学校秉承“砥砺耕耘、争创一流”的办学精神,将“做幸福教师,育阳光学生,创特色学校”作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培育新农村建设的践行者。 无锡农业技术学校优势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把传统“农耕文明”和“礼乐文化”的精华融入现代德育管理,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辟学生德育工作的六条途径:“常规管理德育养成主线” “政治思想德育宣传支线”“专业教学德育渗透支线”“后勤服务德育保障支线”“学生个体德育自治支线”“校社集成德育联动支线”,形成了学校、家庭、企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全省教育强区——南京市玄武区,是由政府主办、教育局管理的南京市政府重点发展的全日制公办江苏省四星级职业学校(最高星级)。学校有五年制高职、3+3中高职衔接班、特色专科、高考升学班、中专、综合高中和中韩、中美、中加、中新合作留学班等多个办学层面,拥有艺术系、信息技术系、现代服务系、国际合作部四个专业系部近20个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美术绘画、休闲服务、美容美体、音乐舞蹈表演类、商务韩语、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为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数量全省最多。 社会声誉 : 2005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学校等国家级荣誉65项,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集体等省级荣誉89项,南京市模范学校等市级荣誉114项,玄武区文明单位等区级荣誉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考核评估认定的全日制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拥有三年制中职、五年制高职和中高职3+3分段培养三个层次的办学资格。学校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毗邻奥体中心场馆,现有教职工280余人,在校生3300余人。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技能大赛先进单位,2016年被评为第三批“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2019年被评为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2020年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建设单位,整体办学水平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具有显著的办学成效和较高的社会声誉。 学校前身为“南京市莫愁湖初级中学”,创建于1963年8月,校址在水西门外南湖边5号,1967年曾用名“南京市
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浦口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6年,2001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9年被认定为首批江苏省四星级中等专业学校、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2013年4月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2016年学校成功获批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江北新区办学点,并成功创建为江苏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 学校倚山而建,错落有致,自南向北,逐步走高,教学区、实训区、运动区、生活区四区分明,布局合理。学校占地186亩。在编教职工302人,专任教师272人,硕士以上学历58人,高级职称136人。学校现有81个班级,全日制大中专在籍生3273人。目前学校已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9名,特级教师1名,市区名优教师41名,近两年学校教师出版教材 23本,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集三年制中专、五年制高职、开放式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全日制公办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紧密依托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优势,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的特点,不断开拓职业教育的新领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万名以上技能型实用人才。学校先后荣获“市先进师德群体”、“市促进就业助致富先进单位”、“市‘十五’期间教育先进单位”、“市文明单位”和“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为了资助品学兼优的低保户、特困家庭学生,凡符合条件者,每年由政府发放数额不等的助学金。为了激励学生更好成长,政府及学校每年拨一定专项基金奖励优秀学生。 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和“宽基础、活模块、强技能”的教学原则,把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育以及考试评价与职业技能鉴定和认证结合起来,